人氣推薦
-
寶貝寒假出國要注意!「蘋果病」日本疫情升溫中,症狀、預防方法帶你一次看!
兒童在秋冬常見的皮膚疾病————「蘋果病」,最近在日本疫情大爆發,特別是臺灣人經常旅遊的關東地區更加嚴重,全國病例數近3,000起,創下日本近十年最高紀錄。蘋果病大多發生在學齡期兒童,寒假要帶寶貝去日本旅遊的爸爸媽媽絕對要注意,今天就跟著這篇文章一起來認識到底什麼是蘋果病、又該如何預防吧!
-
原來都是貧血惹的禍 8大食物補鐵又潤色!
你有這些症狀嗎?原來!這些都是貧血惹的禍,不怕,這8大食物,讓你補鐵又潤色
-
保健食品保存全攻略!沒有保存好,小心白花錢
既然都花錢購買保健食品了,一定會希望發揮最大的功效,其中,妥善的保存保健食品就是很重要的一環。其實,保健食品的保存方法並不複雜,只要掌握幾個重點,就能讓這些保健品發揮最大的功效。
婦幼保健必修課
-
【防蚊液使用指南】
暑假到了,爸媽是不是開始google「防蚊+推薦」。熊Q來給大家做個介紹,市面上常見防蚊液成份包括敵避(DEET,或稱待乙妥)、派卡瑞丁(Picaridin)、伊默寧(IR3535)和 必安敵PMD 敵避DEET 建議使用濃度成人小於50%、兒童10-30%,2個月以下新生兒避免使用。 約可維持4-6小時。因成分味道較不討喜,通常會額外添加香味,使用時需避開眼唇及傷口 派卡瑞丁Picaridin 一般濃度介於5-20%,濃度越高則時效越長,約可維持6-8小時。成分安全,對皮膚刺激性低,不建議
-
【寶寶冷知識,五大秘密一次公開】
寶寶的笑,可能不是對你笑 寶寶的笑,分成剛出生2~3週的「反射性微笑」、滿月後的「誘發性微笑」、2~3個月後的「社會性微笑」。 其中「反射性微笑」僅是因為吃飽、喝足,生理性滿足,而非外界刺激的微笑,所以此時的寶寶並不是真的對你笑。 寶寶哭泣不只是因為餓 寶寶哭還會為了「滿足感」, 因為哭本身也是一種「運動」,維持身體正常功能的運作之一, 但需確認寶寶的需求有先被滿足。 寶寶剛出生就會走路 嬰兒的1/3體重來自於頭,雖然嬰兒無法支撐自己的體重, 但大
-
【六大育兒誤區】
滿月剃胎毛,再長的頭髮會又長又黑 頭髮生長的快慢粗細,主要由遺傳、體質與營養狀況決定,剃完了只是重新再長。 「剃胎毛」屬於傳統習俗,並無科學實據。 如果爸媽要為小寶貝理髮,注意頭上有無傷口,並且使用前徹底消毒理髮工具,避免細菌侵入毛囊。 捏鼻樑,鼻子挺 寶寶的鼻樑基本是塌的,會在成長過程、囟門漸漸閉合後,塌鼻樑慢慢挺起。 然而鼻樑高度是天生基因遺傳決定,即使鼻樑有其可塑性, 捏鼻樑也不一定有用,甚至可能因過度用力而損傷鼻黏膜與血管。 剪睫毛會更長 睫毛長短跟基
-
【兒童確診用藥清單與常備藥品指南】
止痛退燒 – 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 – 幼兒可使用「安佳熱藥水Acetaminophen」,藥性溫和 使用劑量為體重÷2,單位是ml,每4-6小時一次 可吞藥丸的孩童:可選擇「普拿疼」(一顆500mg) 使用劑量為體重÷40,單位是顆 (例如20公斤÷40,則使用半顆), 每4-6小時一次,一天不超過5顆。 – NSAID非類固醇消炎藥 – 「 Ibuprofen Suspension依普芬藥水」,藥效較好,可能有腸胃副作用, 使用劑量為體重÷2或
-
【兒童防疫五部曲:從判斷確診到照護的詳細指南】
家中有寶貝確診,爸爸、媽媽必然很焦急,請參照下方五部曲,為寶貝做好安排吧! 第一部:辨認兒童確診症狀 常見兒童確診主要症狀為發燒、咳嗽,其他包含流鼻水、喉嚨痛; 部分會出現腹痛、腹瀉、胸悶、胸痛、嘔吐、頭痛、 脖頸痠痛、紅疹、全身疲倦感、眼球發紅以及低血壓等症狀。 若擔心確診,可利用居家快篩做初步確認。 第二部:判斷外出就醫的指標 若兒童出現以下症狀,須進行醫師「視訊診療」,必要時則安排外出就醫: 一歲以下有確診症狀者 01.發燒
-
【兒童該不該打新冠疫苗? 疫苗QA懶人包】
Q1:兒童疫苗目前施打品牌與施打劑量? 全台6~11歲兒童,可接種莫德納2劑。 每次施打劑量為0.25毫升(50微克)的mRNA,為成人劑量的一半。 Q2:哪些國家准許施打莫德納疫苗? 今年(2022)澳洲、歐盟、加拿大、英國都已陸續核准兒童施打莫德納。 Q3:2劑需間隔期間? 2劑施打間隔為12週。 Q4:兒童接種疫苗會有什麼副作用? 統計顯示,6~11歲兒童副作用的比例與成人相似,除了發燒比例略高於成人組, 其他常
-
【新生兒常見皮膚問題成因與處理 】
寶寶剛來到世界上,身體機能正在建置中,皮膚是第一道防衛,所以會有很多皮狀況,新手爸媽不用太過擔心, 以下列出幾種看似嚴重但是非常常見的狀況。 粟粒疹 常見位置:鼻子、臉頰 型態:小顆白色或黃色斑點或小丘疹,模樣貌似粉刺。 成因:皮脂腺增生或角質層過厚所致。 處理:不會傳染、不會痛或癢,所以不需擦藥膏,更不要去擠壓,只要適當的清潔即會在三個月內消失。 毒性紅斑 常見位置:臉部、軀幹、臀部 型態:常見於3天至2周新生兒,呈現塊狀
-
【孕期保養品成分與外用藥須知 】
多數外用成分皆屬於C或D級,建議諮詢醫師指示使用。 以下幾種孕媽咪的狀況與常用成分建議: 祛痘、粉刺 外用A酸:除非治療必要及好處遠遠大於壞處,否則一般醫師都會建議在懷孕期間停用外用A酸。 杜鵑花酸:FDA分級屬於B級,常見的祛痘成分,可以安心使用。 果酸:荷爾蒙改變讓孕媽咪有許多「面子困擾」,可以選用較為溫和果酸如甘醇酸、杏仁酸等,一般建議果酸濃度不超過10%。 皮膚搔癢 類固醇:孕期中常有濕疹、搔癢等皮膚困擾,薄擦塗抹減緩不適,不必
-
【懷孕用藥分級與風險須知】
孕媽咪無法隨意用藥,但若有需要時,應在專業醫療人員指導下,合理正確而安全的用藥。 懷孕週數與階段 01.著床前期: 受精後2週 又稱「有或全無」期,如果藥物有影響,可能會使胚胎無法存活。 02.胚胎期: 受精後2至8週 又稱「器官形成」期 為影響胎兒是否產生器官發育障礙的關鍵期。 03.胎兒期: 懷孕3個月後自胚胎期結束到分娩前。 影響主要在「功能發展」上,如某些藥物使羊水過少,易造成胎兒肺功能不健全。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(FDA) 藥物分級定義 1
-
【兒童蛀牙4件事,跟著大鴿提早預防】
小朋友愛吃甜? 兒童口腔保健如何做? 今天蒼藍鴿醫師整理兒童蛀牙4件大小事 就讓鴿來罩你們,抗蛀牙有方法! 兒童蛀牙常見3種原因 01. 常以甜食作為孩童獎勵品 → 蛀牙容易找上門 02. 小朋友刷牙方法錯誤 → 刷不乾淨口中有食物殘渣 03. 喝完夜奶或者睡前未刷牙 → 口腔的酸性提升侵襲牙齒 蛀牙是怎麼形成的呢? 當我們在攝取糖分時,分解糖分的過程會產生酸性,口腔因此變成酸性環境。 而細菌在此時達到活躍,就會漸漸